教育教学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教育教学 - 期末述职
期末述职

郑玉娜

2024-2025学年第学期期末个人述职报告

教研组:生物   姓名:郑玉娜

本学期我的教学任务是教授八年级的生物C层学生,我的工作几乎全部是围绕教学进行的。所以就我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作如下汇报。

本学期开学一周课后就进入一轮复习了,因为和之前的工作环境差异较大,包括教材和学生,所以适应了一段时间,也导致教学可能有些前松后紧,甚至一模考试前没有完成一轮复习,一模考出来的4道大题我们都没有复习到,多少影响了学生的成绩。

虽然说我们是进行一轮复习,其实对于我的学生来说几乎等于新授课,但是我们的时间很紧张,每节课至少要过一个章节内容,但是学生的注意力有很有限,所以我几乎每节课上课讲授之前都先鼓励、加油打气,然后告诉他们老师只讲15分钟,你们要监督老师。15分钟讲完一章或两章的内容,对我来说也是挑战,内容需要浓缩再浓缩,语言要精炼再精炼,15分钟的集中注意力学生还是可以做到的。剩余的25分钟做对应的习题,学生手里有,就是我们发的那个资料对他们来说有难度,所以我每节课都会自己印题给他们做。第二天出成绩,我会把答对率比较低的题拿出来在课堂上讲解和提问。一段时间之后,效果是很好的,学生每天来上课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到讲台前看自己的成绩,甚至有些同学第5节课下课都不着急往食堂跑了,做完题马上让我给他出成绩,学生状态好了很多,有进步他们也很开心,甚至开始比较成绩了,我看到这样情形说实话是很开心。

之后用上辅立码课之后成绩出来的就更快了,二轮复习我们做完了海南省的模拟试卷。刚开始把整张试卷分成3部分完成,完成的正确率还是不错的。之后选择题35道课堂上限定时间完成,我发现无论题简单还是复杂学生后15道题的正答率就明显降低了,就此问题我自己进行了反思,并且与学生进行了沟通。了解到学生20道题之后注意力就有些分散了,所以我们共同想了很多的解决办法,之后这样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。所以我就想我们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,更是需要在他们的学习中帮助他们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在关键的时候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下面我说一下本学期的成绩,我在网站搜索了一下相关调查研究,对于年级后进生而言,进步或退步的名次多少是有意义的,最终的结果是对于200人左右的年级,学生进步/退步5-10名次为自然波动,没有什么真实意义,进步10以上就“摆脱了随机波动”,是能够反映真实的进步的;进步20名以上可以看作是长期有效的进步。依据此算法,我对我本学期的教学成绩做了如下汇总:

1.与入班排名相比一模排名是这样的,一模前我的学生共有23人,其中有效进步人数是8人,大约占了所有人数的1/3,这8人中有6位同学进步名次大于20,分别是蔡凌莹进步55名次,郑毅进步49名次,薛雨轩进步48名次,杨子曦进步37名次,林曼欣进步27名次,王云松进步20名次;但是有5名同学是退步比较明显的。

一模结束后我们又进行了重新分班,从C层升到B层的学生有9人,从B层下来到C层学生有7人,一模二模之间的时间很紧张,给我磨合的时间很少,我只能需要在课堂上尽量多了解学生,学生做题的时候我会一直在下面关注他们的做题情况,个别问题我就一对一进行指导,大部分同学都做错的易错题我就会直接提醒大家,及时反馈的效果很好,同学们对知识记忆很深刻,这样我们的课堂效率提高了不少。

2.所以二模成绩在一模的基础上又有进步,总人数21人,其中有效进步人数为14人,进步名次20以上的同学有9人,且陈嘉亿和郑毅的平均分高于校平均分。在一模考试中退步的5名同学,其中一名进入B班,另外四名同学的进步也是很显著的。

3.在二模考试结束后我和卢小伟老师去了四中参加了二模考试分析会,拿回来一下数据。因为我教授的学生都是排在最后的,所以我只对低分率做了一个比较。我比较了一下科技城的三所学校,在平均分落后的情况下,无论是一模还是二模我们学校的低分率是最低的,也算是一个小突破吧,因为在此之前我们的低分率都是最高的。一模二模这两次考试,我们学校的低分率只高于上外、人大附和丰和,排在第4。以上成绩离不开领导和同组教师的配合。

经过半年的适应与磨合,我体会到好成绩还是要和课堂要效率,而不是用时间堆砌出来的,所以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备好每一节课,多利用网络资源观摩学习优质课。希望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都能有一个提升。

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寰岛实验中学

郑玉娜     

2025621